发新帖

《搜索》,不仅仅是网络暴力

[复制链接]
2220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很多成功的电影就主题而论都是“杂种电影”,例如《红高粱》,民俗、历史、爱情、民族主义的多重配方,总有一种味道能够取悦于你。《搜索》也是这样一种套路,只不过,它所描摹的众生相更加贴近当下,通过各种典型化的人物模拟出一场高度真实的社会实验:颐指气使的权贵、口蜜腹剑的同僚、双重标准的记者、鞍前马后的奴才、为房挣扎的青年……
  就人物塑而言,《搜索》造终于摆脱了前几部陈凯歌作品的扁平化,这既得力于戏中几位实力派演员的出色表现,也一定程度上依靠观众的自觉“脑补”:通过导演诸多“典型化”技法的暗示,观众快速完成某个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的定位,而这一对号入座的生动联想,反过来丰富了观众的观影印象。这不能说是导演的讨巧,而是任何一部反映当下、呼唤共鸣的影片成功的一大标志。
  也许陈凯歌本人或者宣传方会将影片的主题定位为“网络暴力”,甚至有人说,这是陈凯歌本人作为(馒头)受害者的一次反击。但我认为,也许是为了政治安全,这显然是一种避重就轻的宣传策略。归根结底,影片“写实”上的成功,不仅在于调动了观者的生活联想,也基于大众对这个时代隐而未发的一切不满:巨大的贫富差距,压垮一代人的房价,暴戾的网络环境,黑吃黑的媒体生态……除了没有直接触碰政治话题,影片唤起的所有共鸣都依托并指向社会大众同一个心照不宣的答案:这是最坏的时代。除了像叶蓝秋那样,逃到没有人的芦苇丛中看看日出,然后毅然赴死,大部分依然要活下去的人们不仅要继续承受这份无奈,也暗暗盼望着能从当下如履薄冰的疲劳里走出来。而这部电影,就是用一个不虚伪不矫揉的故事,替这样的人们,发出一声真诚的叹息。

精彩评论3

沙发
林林和军军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11-23 10:15:3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不错的,是喜欢的类型
3
秀念的武器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11-23 11:22:22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不错哦,哈哈顶一顶啦
4
a4346010  乞丐  发表于 2013-12-27 22:40:44 | 只看该作者
过来看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