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关于招聘的困惑

[复制链接]
1030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爱熊猫爱生活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3-12 07:49:31 | 只看该作者
悲啊T_T,电脑显示器坏了…
沙发
浅粉雪小窝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3-12 14:15:46 | 只看该作者
北大清华发电来贺!              
3
咕噜咕噜凡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3-12 01:29:37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几份离职申请摆在桌面,招聘缺口骤然扩大。撇开对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追溯和思考,无法提供适岗人才将影响若干工作进展,这种担忧,很令人有些茶饭不思。




外部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使稀缺性人才的招聘周期无限延长,这几乎成为同行的共识。看看现在招聘人员脸上的倦色,看看筛选过后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简历,很能理解他们的感受:适岗人员的离职,对于HR就好像西西弗斯那样,辛辛苦苦将石块推上山顶,却又眼睁睁看着它滚落下来。




似曾相识的场景天天上演:让人眼前一亮,素质高、条件好的候选人,心态飘忽,定位偏高,薪酬待遇总是谈不拢;而略低于岗位要求,判断为可用的,又不符合适岗原则,容易招致HR“为达成招聘目标而降低标准、蒙混过关”的定论。




单一的面试,主观的揣测,偏面的考察,重复的问题,在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成长背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岗位价值和高低不齐、参次互现的经验积累面前,到底有多高的效度和信度?




HR们天天面试,周而复始,用人单位天天期待,斗转星移。岗位空缺在企业内部演变成为“补位的妥协”:空缺岗位的工作,或由主管兼做,或由其他属员分担,这一妥协的结果,是士气下降,关系紧张,工作质量下降。并且,把空缺岗位的工作转移到其他岗位,最坏的极端情况是一些工作被转移到“管理盲区”,没人跟进,直到潜在风险恶化成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时候就算招到人,也很难化解造成的危机。




对于面试评估,一直也很纠结:初试评估不准,推荐到复试层面虽然有人把关,但可能适岗人选早已被筛掉;复试评估不准,推荐至老板或高层的决策面试,因为时间短、重感觉,过程主观,加上候选人表现的起伏,通过概率很低。整个面试过程中积累的系统性误差大得惊人,结果是怎么努力也招不到合适的人。




一些适岗人才,对其能力、经验的评估结果非常满意,岗位匹配程度也很高,但是从初试开始就未真正了解到他的工作转换动机,结果直到决策面试后通知录用,人家说自己创业,不来了,无形中做了很多无用的工作。




最近发出聘请“招聘经理”的信息,这个招聘经理在我心目中的定位,除了要求有一定的行业人脉资源之外,还需具备准确判断人才的经验。对招聘人员来说,你是否适岗、能否说了算,是依靠你看人的准确程度说话,如果你推荐的人才被后面的面试否定,你需要的是用你的专业坚持,同样,对候选人通过面试、录用但却不能通过试用的结果,你也要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




团队成员的变动,招聘需求扩大而产生的压力,把我压得有些糊涂,几句牢骚,一些困惑,希望得到与大家的建议和交流。

精彩评论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