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艺术家"与“爱的眼泪"——别忘了还有一个"The"

[复制链接]
788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固然有声片的出现是故事的一个重要拐点,这也让绝大多数人都将有声片与无声片的讨论搬上最前线,从而变成了影片必须或唯一要讨论的元素。
  
  若从一个编剧的角度来看,有声片的出现(或者默片时代的终结)只是一个背景。最重要的是乔治拍了一部“爱的眼泪”,用他高傲自负的“艺术家”的坚持。
  
  “爱的眼泪”这个名字取得很妙,几乎可以涵盖所有流行文化。这样一个片名及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行为将主人公的自负概括到了极致。因为你能预想到它的失败。这跟电影技术革新是没有关系的,仅仅与人物有关。一切都再清晰不过。
  
  Jean Dujardin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只需要用笑容就可以涵盖这个人物所有复杂或简单。当他在电影公司楼梯上与佩蒂相遇,那笑容与他们第一次碰面几乎无异,风度翩翩的轻蔑与倨傲,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境。乔治走下楼梯,依然是巨星的风范,然而他的处境也随之急转直下,自己都来不及思索;佩蒂充满朝气,快乐而开放,一个新的签约演员,步伐轻盈地走上台阶。
  
  纵然,无声的“爱的眼泪”已经无法打动新一代的观众,人们涌进影院接受新的面孔,让耳膜辅助视网膜去理解故事情节。甚至乔治也成了其中的一员,他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被人遗忘;他才相信人们已经厌倦了老一代演员的挤眉弄眼。
  
  之后的故事完全就是“爱的眼泪”——流行文化永恒不变的主旋律。而至于默片还是有声片,艺术家还是明星,全都与关紧要。

精彩评论1

沙发
a4346010  乞丐  发表于 2013-11-6 01:22:3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