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暗水深处》—— 旧日支配者结合圣经故事的黑暗世界

[复制链接]
782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暗水深处》在国内外引起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在国外,这部影片卷走了亚太影展国际影片奖、奇幻电影节特别贡献奖等荣誉。而在国内,这部片子却被有些人骂成了垃圾,好像国人跟老外看的是两部截然不同的片子一样。这很有意思,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理解,我先从骂声这一方去介绍,这是怎么一回事。大家都知道恐怖电影在国内外本身所处的地位都有着天壤之别,在国外,恐怖电影是作为主流片存在的,到了国内自然成了下三滥的廉价品,且不说拿某某局当挡箭牌,那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我就不信哪怕禁止在国内上映恐怖电影,无所不能的网友会没办法利用网络去下载观看。事实上恐怖电影在国内,显然是让一群打着恐怖片爱好者称呼的伪影迷给活生生蹂躏得衣衫褴褛、布满精斑。看看那些拿恶心片跟恐怖电影划等号,以及一些膏药广告弹出式下载网站提供的被“巨乳僵尸、滚刀娃娃肉、重口味、N大禁片”占据前十的排行榜,就不难理解这是怎么回事了。再加上一些字幕组为了抢得首发的速度,直接把佳作翻成了一部部烂作……另外还有一点也是挺操蛋的,那就是恐怖电影迷彼此之间还要分三六九等:看精神病题材的人说自己看的是心理恐怖片比那些看抛头颅撒热血丧尸片的高级;看悬疑题材的人说这推理是技术活,比那些追杀题材厉害多了;然后看B级片、Cult片的看不起那些看“垃圾大片”的;喜欢“大师作品”的同样不把那些小成本的外行之作当回事……结果反倒成了那些非恐怖片影迷会对恐怖电影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暗水深处》同样可以参照以上几点找出问题的关键,因为在西方媒体间,这部作品评价很高,被称为90年代意大利恐怖电影的代表作,而导演也被形容成“Ingmar Bergman和Dario Argento的邪恶混合体”,所以“偏食”意大利恐怖电影的“高人”们就按耐不住了,因为在他们眼里,任何跟Mario Bava、Dario Argento、Lucio Fulci等恐怖大师们抢风头、分杯羹的做法是大逆不道的……这就如同那些向MJ致敬的艺人们反而会遭MJ粉丝中脑残军团的辱骂是一个道理。另外,翻译也是个要命的因素,老外只是说导演在影片拍摄方面具有和Dario Argento相似的风格,一到国内,就被翻成“达里奥 阿金图接班人”……于是乎,经过这么层层洗礼,再加上些先入为主、迷信权威的做法(在恐怖片迷中有个很搞笑的现状,通常那些看了很多片子的人,特别是看过稀有片的人,会被作为权威人士看待……),所以甚至还没看过《暗水深处》的人,对这导演都不会有什么好感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偏偏该片的导演Mariano Baino目前为止就拍了这么一部正片电影,然后就风光了一把,也难免不让人有所猜测是真本事还是狗屎运。毕竟在恐怖电影史上经常会出现昙花一现的导演,或许只拍了一两部佳作,见好就收,过把瘾就好。可不管如何,昙花一现总是比那些拍了一堆烂片,却死撑在台上,管自己拍片子赚钱,继续抹黑恐怖电影要好得多吧。除了《暗水深处》,Mariano Baino也就拍了几部短片而已。但有的电影人本身就不是靠量来取胜的,Mariano Baino虽然成品没多少,但早期他拍过一些小片子,并以制片人助理的身份涉足意大利电视剧圈,直到到后来他移居伦敦,并在那里自编自导了第一部恐怖短片《弱肉强食》Caruncula,开始充分展示了其对恐怖电影的熟练技艺(英国老牌恐怖作家John Ramsey Campbell曾评价过这部短片:不仅仅是对意大利恐怖大师的致敬,也是秉承自己一贯以来风格的杰作)。谁能打包票有着丰富阅历的人,只是因为低调就不会有惊人之处呢?还记得《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吧,出场少不代表人家就菜好伐~~
  
  
  
  如果你喜欢文学恐怖大师H.P. Lovecraft的克苏鲁题材超自然短篇小说,喜欢Dario Argento式夸张、邪恶、绚烂的风格,那就选择这部《暗水深处》。本来导演希望打造一部类似Lovecraft名作《因思茅斯上空的阴影》里的那种邪恶海滨小镇,并深藏着一批蠢蠢欲动的突变古老生物……但由于实际的原因只好作罢,投资固然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影片的拍摄地。猜猜看是哪里,看样子似乎是西班牙、意大利一类鬼斧神工的海边……事实上,这是苏联解体之后,西方国家在乌克兰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各种难度也可想而知了,差点就拍不下去了,不过这也难怪,人家把第一次贡献出来,结果是这么一部“大逆不道”的宗教恐怖片,能让你拍完走人就很不错了~~更何况拍摄期间乌克兰还发生了政变……这让我想起老斯在中国拍的那部《太阳帝国》了~~
  
  
  
  《暗水深处》讲述的是英国女孩Elizabeth,在父亲去世之后,继承了一笔遗产,她应好友之约来到当初自己出生的一个小岛上,与此同时她也想弄明白,为什么父亲要支付一大笔费用在一座隐秘的女修道院上。等她登上诡异的小岛之后,才发现这个修道院的修女们总是神神道道的,似乎隐藏着重大的秘密,而自己儿时被抹去的记忆,似乎也在慢慢恢复……《暗水深处》在哥特式配乐、绚烂色彩的面纱下,展现的是一个旧日支配者结合圣经故事的黑暗世界。虽然对白不是很多,主要靠镜头来拉主线,但也不会出现以往那些过度文艺或者过于个性化恐怖电影中所经常犯的装B情形。至少它能让观众看明白故事在说什么,太直白就显得导演很弱,但是太隐晦又会让人觉得厌烦。所以“Ingmar Bergman和Dario Argento的邪恶混合体”这个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暗水深处》里到处充斥着怪异的家伙,各自有着鬼魅的举动,让人过目难忘:班车上长笑不止的老太婆,渔船上赤身裸体吃生鱼的怪人,阴森的海葬处理员,疯癫恐怖的神谕画家……这些角色无时无刻不往电影主线上泼洒一桶又一桶的狂虐颜料。无处可藏、无处可去,女主角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等待,接受自己命运一刻的到来。导演有意将这些元素,随着剧情发展,巧妙地均匀融入进来。虽然故事的主线在隐约间能透露出最终的结果,但依旧会让人感受到丝丝寒意。有时恐怖电影就是这样,不需要你高强度地惊吓观众,反倒是把这种剧烈拆卸下来,缓缓分解到影片的每个过渡点中去,这样就能把那种不安持续下去。直击恐怖对当前可能会有很大的冲击力,但是等待恐怖则会让人更加上瘾。
  
  
  
  色彩运用方面,Mariano Baino再次显露出过人的天分。在继承Dario Argento浓烈艺术的前提下,他将白昼和夜晚划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颜色,在早上,未知的神秘藏在一抹恍惚的橙红色后,在夜里,黑色和蓝色的强烈交换又让人直接感受到死亡的邪恶气息。我想,除非是色盲,一般人看到全片的整个色谱图,都会为之着迷,也许这就是来自异世的颜色吧。在影片的取景中,Mariano Baino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几乎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末日的唯美。峭壁上修女的剪影、落日下驶向未知之地的班车、夜间行走在田野间的燃烧的十字架、点满蜡烛前鞭笞自己的修行、结尾铺满海滩的死鱼以及死鱼堆上无数的殉道者……就算不把《暗水深处》当成一部恐怖电影来看,仅仅透过这些画面的组合,也能让人读懂这个故事。Mariano Baino的镜头是活的,他可以让观众慢慢体味到忧郁昏暗的气氛和宗教冥思的深度,哪怕这个观影人再迟钝,只要静下心来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部片子可以算得上是教科书式的睡前恐怖影片,它已经自成体系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安心去欣赏。说到影片的成功之处,乌克兰当地的敖德萨地下隧道同样功不可没,影片中那个鬼影重重、布满蜡烛、燃烧的十字架、隐秘修行者的地下世界,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经过一番布置和搭配,马上就营造出了一个梦境和真实世界相交错的空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索这个地下隧道,目前还完好地保存着。
  
  
  
  也许有些纠结细节和纠结解密性质的影迷会对这部片子失望,因为《暗水深处》没有交代魔兽的来源、解释召唤魔兽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为什么魔兽“弱不禁风”。但是电影本身所要负责的内容就不是跟拆弹部队那种高精准的任务是一回事,如果一定要铁了心因为一朵黑木耳放弃了整片森林,那真是小脑袋也又有大智障了。照这么推论下去的话,《西游记》每一回,都只要让孙猴子变成虫子到妖怪体内,重现折磨铁扇公主的情节,一直循环下去,早就满PH值顺利通关无数次,到每个国家取回各种版本的真经了……有的时候,真心拜托有些无知者好好去读几本书吧,哪怕你就看完一本克苏鲁题材的小说,读过几章《圣经》的故事,都不会这么暴殄天物,把珍品当做垃圾,把地沟油当成深海鱼油,然后还自鸣得意。如果你真心看不懂片子高水准的表现,那就客观地想想《暗水深处》拍摄时的低预算、实际难度,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向导演致以由衷的敬意。最后我还想再啰嗦一句,这部片子是导演在26岁那年拍出来的。26岁除了上网疯狂灌水和回帖骂人之外,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p.s 口说无凭,这部电影已由本人翻译出中文字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下载欣赏《暗水深处》的魅力。老七只推荐能带给大家愉悦的电影,以及自己喜欢的电影。

精彩评论1

沙发
lesleylily  乞丐  发表于 2013-10-30 23:14:05 | 只看该作者
帮你顶下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