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年前的五月,“棉花糖”这支清新二人组推出了首张专辑《小飞行》,对于新人来讲,那也是一次不错的试飞行。虽然没有在一夜之间大红大紫,但其活泼的情调、细腻的情感,以及在音乐细节的一些灵气闪现,还是在一定范围内,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而没有在一夜之间于主流乐坛大红大紫,对于“棉花糖”来讲还有另一种好处,就是可以给他们的第二张专辑提供一个不错的预升级平台。回想一下“飞儿乐团”的过去,相信很多音乐人及歌迷,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
在时隔一年后的新专辑《再见王子》里,“棉花糖”除了继承他们小清新组合的创作特点之外,还在一些细节方面有了更明显的提升。表现在音乐环节,就是元素的运用在丰富之余,更融入了创作者和演绎者自我的体验在其中,从而在曲风和个性之间得到了平衡。而在演绎方面,小球的演唱也比之前更多了一些立体表现度,从而让作品可以更丰富主题的纵深。与此同时,整张专辑在制作上,也要比上张专辑更锐化更精致。
“棉花糖”一直强调他们来自于街头,实际上来自街头,其实也可以说是地下、非主流、平民化等等的另一种意思,而这种来自于街头的创作,很大程度也让“棉花糖”可以一入歌坛就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毕竟在他们的音乐中,确实很少有主流乐坛一些人和事,不可避免的劣根性和杂质。而在音乐方面,实际上“棉花糖”却并非另类和非主流,或者为了博人眼球而故意把自己弄得“个性十足”。他们的音乐,在主体上继承了近十年来华语流行音乐男女组合的一些特点,曲风清新清爽,女主唱可爱中洋溢着敏感又神经质的个性。不过,相比于“自然卷”这样的清新乐团,由于“棉花糖”在曲风的涉猎上更为英式和摇滚,因此在让音乐显得更为硬气的东西,也有了一些类似于“飞儿乐团”音乐的那种大气。可以说,虽然来自街头,但“棉花糖”却很好解决了地下音乐的小众,和主流音乐过于大众的平衡问题。这也让他们的作品,虽然不会像大流行那样广为人知,但同样不会因此生涩,尤其是不会因为音乐的偏柔软,或过于突出女生的可爱气质,最后会落入女生控这样的滥俗方向。
新专辑中,像《贰拾贰》、《再见王子》都是标准的英式作品,而经过于华语传统流行旋律的嫁接,这样的作品虽然没有呈现出传统英式摇滚那样的神经质敏感,但同样呈现出一种东方的敏感,不仅符合华语歌迷传统的审美要求,也因为更硬气的吉它噪音墙,从而增强了情绪渲嚣的表现力。而像《马戏团公约》这样爽朗的摇滚作品,则又同时具备了台湾摇滚乐团一直以来的青春活力气质,直来直去而不拐弯抹角。同时,专辑里还有像《时空胶囊》这样带有一点点文艺气质的作品,以及像《回不去的旅人》这样极简的民谣作品。尽管多元化对于一张专辑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但像“棉花糖”这样,能够基本以民谣的旋律作为根基,以摇滚乐的渲染为主要变势,以及坚持用青春的骚动、理想的追求、细腻的多情为表现方式,还是会让这种多元化,因为音乐个性的扎实,真正体现在细节的丰富而不是环境的热闹上。
也可以说,这是一张依然维系了“棉花糖”街头身份,但同样无碍于他们在主流共鸣并流行的专辑。毕竟流行音乐最应该感动的就是所有的街头人,而“棉花糖”只不过拨乱反正、返璞归真了一下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