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听萧敬腾《以爱之名》有感

[复制链接]
1351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花季旳花寂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12-11 13:05:12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不错哦,谢谢楼主啦
沙发
悠悠爱吃鼠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12-11 20:35:53 | 只看该作者
恩,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顶你
3
左灯右行  新手上路  发表于 2012-12-11 05:36:5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听音乐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通常别人的乐评都会有一个很fancy的名字,不过看在我是第一次写乐评的份上,就不要要求那么高了。所幸的是我不是什么专业的音乐人,也不属于任何媒体,所以不用故意写一些似乎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看懂的话,或者那些尖酸刻薄的评论,来证明自己的水平,或者给自己赚取一些点击率。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听众,一个普普通通的(脑残)歌迷。所谓音乐的优劣,其实只是那某一首歌在那不经意的时候触动了某根神经,而我只是想把这根神经记录下来。
  
  每次听一张专辑的时候,总是要拿来和上一张专辑做比较。顺便提一句,在萧敬腾的众专辑之中,对于我来说,《Mr Jazz》和《爱的自选时刻》是不算在内的。所以这一次的比较,在《以爱之名》和《狂想曲》之间。先不提我的好恶,这两张专辑从风格上似乎有很大的不一样,如果说《狂想曲》是偏冰冷的紫色,这张专辑似乎有很多橙色的温暖,有意思的是上一张发布的时间是夏天,而这张发布的时间是冬天。也许真的是太爱萧敬腾了,所以每次专辑一出,总是很认真地坐在电脑前看着歌词,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期待着又评判着每一首歌。但thanks to modern technology,现在流行歌曲的出版和传播要比十年前发达太多,想有一首让人一见钟情的歌实在太难了,好多专辑都得漫不经心地听,然后一两个月之后那些触动你的歌才又回到了脑海里。但对于萧敬腾,我似乎就做不到这一点了,每每希望特别高,所以失望特别大,上一张《狂想曲》完全就是这样,着一张《以爱之名》差点也逃不过这个厄运。但幸运的是这张专辑里面的歌,虽然不完美,每一首里却总有那么一两点在发着光。
  
  《福尔摩斯》
  我对于抨击素食文化质疑消费主义的歌总是情有独钟。总有人质疑萧敬腾或者五月天唱的不是摇滚,可是这种“一把吉他就要抵挡万千炮火”的人文关怀比其他没有目的的叫嚣和自怜的无病呻吟更有摇滚精神。《福尔摩斯》不是一首容易在KTV里唱的歌, 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副歌曲调没有那么生动,也许缺乏审美上的意义,但是选择在副歌当中使用chanting一般的合唱,从象征意义上似乎和这首歌很符合。上上周我和同学千里迢迢去看了萧敬腾的现场,真是不虚此行,萧敬腾是适合舞台的人,可以想象这样一首歌在舞台上会有怎样的爆发力。有人说刻在碟片上的音乐就像装在罐头里的水果和鱼,失去了他本身的美味,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期待这首歌的现场版。
  
  《爸爸》
  必须要提一下,虽然可能大家都知道了,这首歌的作词和作曲都是萧敬腾。这首歌绝对是这首歌里最具个性和风格的一首歌,而且从曲调所营造的氛围和歌词的杂乱无章中可以看出这首歌应该是先作了曲,然后硬把词给填上的。记得有一次小燕有约采访刚出道的萧敬腾,也请到了他的父亲,说道他们怎样的缺乏交流,小燕姐最后问道:“那以后是不是要跟家人多一些交流。”萧敬腾的回答断断续续,有很多语病,但是最终组织起来是这样的:“没有什么比那更重要的事,但也没有什么比那更困难的事。”作家的语言是文字,画家的语言是色彩,我想对于萧敬腾来说,他的语言就是音乐,所以这一首歌所有的感情都在声音里面,即便歌词其实也只是整个音乐的一部分而已,而不在于它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就拿副歌里面一再出现的四个字“爸爸等待”,单单的两个唇音两个舌尖音,最后的开口呼,就像是四颗鹅卵石,咚地一声仍进湖里泛起来的涟漪,不在乎任何字面的意义,而完全是发自心里最本真犹如动物一样的呼唤。可能有人觉得我作为一个脑残粉已经完全失去自己的判断了,所以我有必要在这里引用几个例子,一个是朴树《那些花儿》的C段,那一整段没有任何意义的呢喃,另一个是Tamas Wells的《Valder Fields》,具体的歌词没有什么意义,而只是为了表达一个整体的意象。
  
  《Marry Me》
  说实话对这首歌真的没什么感觉,尤其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作曲人居然陈奂仁,是给陈奕迅、林一峰做过作曲监制的陈奂仁。不过曲调和歌词都还蛮上口的,很适合春晚这样的场合。刚才看到一个人的评论说“从这位骚年自创曲中不难看出他的恋爱心理年龄,他要是谈恋爱智商一定还可以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那这首曲做得还真的挺得体的。
  
  《活在故事里》
  为什么不把它和上一首歌放在一起呢?因为他的作曲不是陈奂仁而是萧敬腾。虽然可能会有人说这首歌实在是太口水了,不过我觉得很欢乐啊!如果一首歌能让人听到就一见你就笑,也这样的音乐就已经很有意义了。对了,刚才引用那位大虾的话这首歌也同样适用。
  
  《不正常》和《以爱之名》
  合并同类项,把这两首歌放在一起说。都是新生代歌坛摇滚的代表,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作曲实在太有特点了,即便是放上萧敬腾的银色,也隐隐约约可以听到阿信和青峰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必须要非常诚实地说一句,怪兽和青峰,Good job!对于摇滚这个问题,其实我不太能说出准确的定义,而我的观点已经在前面说《福尔摩斯》的时候说的很明确了,就不赘述。单纯从音乐的角度来讲,《不正常》其实非常的正常,很容易上口,在KTV用来调动气氛一定很有用,而《以爱之名》完全就如同《频率》《爱人动物》之类苏打绿早期的歌一样,很小众,很难follow,带一点幽默和妩媚(很想跟青峰说sorry),是那些能在脑袋里转几天的歌。萧敬腾有一副特殊的嗓子,什么歌被他一唱就成了他的歌,这两首其实也是这样,不像五月天那么单纯,反而多一些沧桑在里面,也不像苏打绿那么委婉,反而更加诚实和直白。不过这两首歌反映了我所深爱的萧敬腾这几张专辑里面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这些歌是像《王妃》《善男信女》(personal favourite,不接受质疑)这样不是萧敬腾就不可以的歌吗?似乎如果萧敬腾没有唱这两首歌,五月天和苏打绿把他们放进自己的专辑里也可以work out。不过就像周杰伦替江蕙或者南拳妈妈写歌一样,怎么唱都是周杰伦,这也许是采用这些个人风格强烈的歌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如果》
  这首歌会让人想到上张专辑里悲伤版的《好想对你说》,连节奏型和和弦似乎都很像。这首歌在这张专辑里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整首歌的曲调听上去一气呵成,不会有A段和副歌好像身首异处的感觉。如果说到感情,说起来应该是很感人的歌(《好想对你说》也是一样),但是可能因为处理得有点太轻快了,没有触动到小楫心里那根弦,不像当年听《原谅我》《我不会爱》这样的歌真的是伤得心碎一地。
  
  《兄弟我说》
  有人说这首歌太像罗志祥了,有些人觉得请方文山是个错误。不过作为方文山的脑残粉,小楫觉得这首歌非常有意思。副歌部分甚至有一些陈奕迅的《兄妹》《男人的错》的风范。
  
  《练习曲》
  这首歌似乎没有留下什么映像,真的是一首练习曲的感觉。就不多说了吧。还有就是萧敬腾,能不能选歌的时候对于歌词的押韵方面多少注意一下啊?
  
  《纯金打造》
  这首歌为什么不拿去给周大福做店歌呢?尤其是结尾部分实在是太昂扬向上了,难免有一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感觉。
  
  《你知道吗?》
  这首歌其实毛病很多,前面说到的好多问题在这首歌里都有出现,但是却是一个触动心弦的典型。不知道是怎么的,前两天看书的时候偶一分神听到这首歌的高潮部分,“虽然总有一天你和我,终将面对别离的时候,能否永远不要说分手,一路爱到上帝来插手。如果哪天轮到你或我,乘着前往天堂的云朵,能否抚慰残存的心痛,回到梦中留道彩虹。”明明是直白到有点俗气的歌词,却让人唏嘘了很久。这个年代似乎已经没有人再相信海誓山盟的爱情了,可这些直白的歌词,却想是在提醒还有那个简单得有点傻气,曾经奋不顾身,热切地祈祷那些日子不要结束的自己。
  
  通常情况下,歌手其实就是演员,唱一首歌是扮演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未必就是他自己。不过听萧敬腾的歌,还真的希望也相信他唱的就是他自己,没有那么完美,没有那么才华横溢,只是有一副好嗓子,只是很单纯地想唱歌,只是很单纯地唱着他自己。很多人都觉得没有金钢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对于萧敬腾当制作人这件事很有质疑,确实,从选曲方面,从音乐品味和风格方面,萧敬腾还很欠打磨。他不确定自己是谁,不知道什么才适合自己,但他愿意去尝试,愿意为了自己所爱的事情吃苦,碰钉子,但我想这才是一个二十五岁的人真实的状态。有人说喜欢以前的他。确实,我也觉得《爱的自选时刻》之前萧敬腾唱的歌比较好听,就像是大学之前的生活,衣服有爸妈替你选好,三餐有爸妈决定,一天的生活被学校安排的满满的,再优秀也不过是别人的。相比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现在的生活,就算麻烦再多,毕竟是自己的,所以我更喜欢现在的萧敬腾。

精彩评论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