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吉大本科教育40年培养15位院士 数量比肩北大并列全国第一

[复制链接]
1568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站记者 于姗姗 综合报道】当前,“双一流”建设成为我国继“211工程”和“985工程”后又一备受瞩目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什么是“双一流”、怎样建设“双一流”、如何遴选“双一流”等成为高校热议话题。2017年伊始,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充分肯定了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而培养各行各业杰出人才的数量,因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备受关注。其中,权威性和认可度较高的两院院士人数被社会公认,大致可以反映出高校理工类学科本科教育的长期培养质量。

据统计,1977年恢复高考的40年来,吉林大学本科教育培养出了15位两院院士,数量比肩北京大学,并列全国第一。他们分别是: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1986届张希、1982届段雪、1984届赵东元,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1987届江雷、1981届曲久辉、1984届怀进鹏,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1982届赵玉沛,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1984届赫捷、1981届李骏、1981届何满潮,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1989届于吉红、1986届安立佳、1984届吴福元、1981届高锐,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1992届李松。

15位两院院士研究成果卓著,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成长成才经历既是对母校本科教育质量的肯定,更给予母校师生及广大青年以鼓舞,是母校的不朽功勋,更是母校的宝贵财富。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在接受采访时说,吉林大学本科教育培养出15位院士得益于四个方面:

1977年恢复高考后前几批大学生的时代特质

邴正回顾,1977年恢复高考的号角,复苏了中国初高中14届约1700万青年追求知识、改变命运的梦,当年约570万青年报名参加高考竞争约26万的招收名额。到1978-1979年间,招生人数陆续增加,但能考进大学的人仍然是“金凤凰”。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国内重点大学凤毛麟角。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是综合性大学里的前三甲。因此,很多优秀学生慕名报考吉林大学。那时的大学生原都是从“山上乡下”走出来的工人、农民,有一定的社会阅历,经过艰苦磨炼,肯吃苦、能奉献、敢攀登,无比珍惜学习机会。他们枕戈待旦地忘我学习,大有“东鲁遗风今犹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风采。当时流行的《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歌曲里“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你好像对我讲,要珍惜春光,珍惜春光......”唱出了校园里脚步匆匆的学子的心声,是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希说,当时的吉大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们终日环绕于寝室、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在学习每一门课时,除了学习老师指定的教材和参考书,总还要到图书馆借阅有关的专论,以此加深对每一章节的理解,由此造成图书馆一些专业图书的短缺。张希回忆,当时图书馆工作的老师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提前登记同学们要借阅的图书,待有人归还时,优先借给早登记的学生。他感叹:“想想当时并无便利的手机等通讯设备,图书馆的老师们要费尽周折才能通知到我们。但正是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在鼓励和放大着我们的学习热情。”

“科学的春天”里蕴含的历史机遇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打开了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为《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通过广播传遍大江南北,让所有科技工作者热血沸腾。在这样的历史机遇前,很多大学生都将“当科学家”作为职业方向,视陈景润、“三钱”为学习楷模。崇尚知识、尊重科学、发展科技的春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四实”品格传承优良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邴正认为,长期以来吉大毕业生以具有“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品格和良好素质、优良学风的显著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是吉林大学多出院士的原因之一。

毕业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得益于学校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严字当头、实在其中”的治学品格,以及卓越精神与崇高责任的理想教育,贯彻于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之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吉林大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于吉红,1985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求学、工作多年来,她扎根吉大这片沃土,继续坚守、传承与发扬老一辈化学人的艰苦开拓、求真务实的精神与传统。她体会到,化学系强调基础要扎实,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安排完整的实验训练课程体系。每个实验课前,都要求学生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拓展相关原理和知识背景。这让学生感觉到,每个实验做下来都感觉是一项研究,而不是按部就班机械的操作。

张希在采访中提到了他读大学期间讲授分析化学的邹明珠老师。“邹老师是非常敬业的教师,退休后还承担了多年教学督导工作。在大二的时候,邹老师建议我对照着读中文和英文版仪器分析教材,这样既学习了分析方法,又提高了科技英语水平。”在邹老师的提点下,张希在日后工作时,也秉持吉大的务实的优良传统,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外,一直注重并热爱教学。为此他于1996年获得了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邹明珠老师也获得了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而她的女儿,当时已是张希的学生,也获得了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学生奖,师生三人同时获奖,可见化学系教书育人之传承,成为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做学问、做人是不可分割的。除了基础扎实、工作务实,更要为人朴实,作风踏实。于吉红本科生期间每年都获得陶慰孙奖学金,陶慰孙教授是关实之教授的夫人,那时关实之教授还在世,每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都会去看望关老师,聆听他的教诲。使获奖学生们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无比热爱,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一直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行。

扎实的本科教育教学基础和严谨的师风教风学风

长期以来吉大扎实的教育过程为培育学生“四实”品格奠定稳固基础。学校重视基础理论教学,鼓励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最重要的因素要归功于吉林大学匡亚明、唐敖庆等老一辈教育家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良好的风气。”邴正说,当时很多著名的教育家、学科带头人都直接给本科生上课,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献身科学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都为学生树立了典范。

于吉红师从徐如人院士。她说,老一辈著名化学家呕心沥血为化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业。正是导师徐如人先生的言传身教,使她对科研有了新的领悟和追求。徐先生高尚的人品、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以及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她。

于吉红回忆,大一开始,刘学铭教授为她们教授无机化学课程,刘老师上课极其生动,深入浅出,每堂课都能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使同学们对化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所有给她们上课的老师给同学们的感觉都是学识渊博,上课极其投入认真,都是脱离讲稿授课,写板书。每堂课老师都会即席提问,学霸们通常会坐在第一排,专心致志听课,也不怕老师提问。在学生们的眼里,这些老师都是名师大家。

张希说,那时的吉大化学学科,老师们严谨务实,教学是主要的事业。在老一辈化学家的带领下,吉大非常重视本科教学,特别是化学的几门主干大课,都是由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承担。老师们讲课时,一般都不带教案,最多带几张小卡片,所要讲授的内容都记在了自己的头脑中。而一位青年教师要从答疑辅导开始,多次聆听大课主讲老师的讲授,多次参加教学研讨,才有可能先承担部分的大课,逐步过渡到承担整个大课的讲授任务。张希感慨,即使经过多年的淬炼,终于走上大课的讲台后,如果学生不满意,也可能永远失去讲授大课的机会。吉大的严谨师风,由此可见一斑。

张希热情赞扬了吉大化学系完整而先进的教学系统,从师资、教材、实验条件到实验辅助人员,无不令人难忘。想起大学四年,无数本黄色封面的油印教材,都是吉大教师自己编写的。一件小事可见当年化学系学生训练之全面:每个学生受到系统的玻璃器皿制作培训,从制作简单的吸管到较为复杂的容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在专门的玻璃工作坊里,师傅们可以根据要求做出相当复杂的化学反应装置,这在当年就并不多见,现在更是难得。

回忆起见解独到的有机化学课老师黄化民、以严格著称的定性分析实验老师罗其昭、紧跟前沿的现代分析方法老师金钦汉、敬业奉献的分析化学老师邹明珠,往事历历在目,让张希难以忘怀。提及高蒨和沈家骢两位恩师,张希更是充满钦佩与感激。高蒨老师是沈家骢老师的夫人,主讲电分析化学专业课。“由于我对高分子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我请高老师将我引荐给日后的恩师沈家骢老师。”第一次与沈家骢老师见面,沈老师就问了张希许多问题,包括学习情况以及喜欢高分子的原因等等,提前做了功课的张希表现不俗。正是因为这次见面,让张希与沈家骢老师结下缘分,师从先生攻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沈老师的培养和熏陶下,我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研究的方向也日渐明确,一步一步从学习知识,过渡到创造新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