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这篇影评也不错,挺有深度的,贴出来:
《怎么冷酷历史和什么样的震撼?》
并不是年轻人的做作式的惊呼。其实我刚到24岁没几天,也不是很年轻了。
因为我们生长在这个国家,脚踏在这片土地,因此就分明承受了许多。
说实在的话,现在是莫谈国事的时代,与茶馆中的相比,多的仅仅是放荡的腐朽的异化的“自由”,剩下的和茶馆并无本质区别。
如果你不是一个极端怀疑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历史主义虚无者。那么你必将会明白一个道理——个人并不能嘲笑历史,因为我们就是历史中的一员,或者全新或者守旧,但是终将不能超越。
看《茶馆》是心酸的,也是震撼的。两个小时,几十年。大历史,小生命。看着失去的历史,我们却又重新获得了时间。
老舍毕竟是不朽的,据说《茶馆》是很棒的,很少受到争议的老舍的不多的作品。这不是我所关注的,暂且不提了。我们现在强烈的念头就是要表达一种震撼,也许不是强说惆怅吧。
《茶馆》是历史的,文字的,但不是思想的。它的怀古深度甚至比不上杜甫随便一首咏古怀今的史诗,今人对老舍这部戏剧的“史诗”之流的评价更是不得要领。在茶馆里,生命是鲜活的,历史是鲜活的,虽然那里面永远有着生命不能承受的轻或重。我要说的是,《茶馆》不是伟大的,而是震撼的,针对我们这个文化的心灵深处的。虽然是北方语言文化的北京,但历史的感染力度会让不同的人们相聚,心灵也会交融。《茶馆》浅显的表达,传递百年难解的谜团。人在社会里能有多大的自己主宰的余地?衣食无忧是一种奢侈的生活吗?从善如流,老实巴交的生活还有意义吗?我知道,“旧社会”不会再是解释一切都金字借口。宏大叙事肢解了数不清的人们的生命和意义…… 我想老舍在写这部作品时,想不到自己在十年左右的一天会被迫死去。尽管老舍的茶馆现在已经开放了。
我们的历史,那段历程和今天并没有截然的分别。所以现在的历史教育堪称腐朽。现在的人们的历史感只停留在自己痛痒。超出就是深邃,深邃就是痛苦。而老舍知道,关于人的历史,不要说的太多,不要解释的太多。过多的借口掩盖不了真实的生活。生活的事实是,总有好人坏人,问题是二者可以打个平手,但千万不要让好人活不下去或者太多的行尸走肉之类的中性人的过量出现。
《茶馆》不想关心政治。我们知道老舍写她的时候正是在新社会的初期。那是一个上升的年代。但老舍还是不经意间从中流露出来些许隐忧。这不是忧国忧民的,而是小小生命的挣扎。新社会和就社会的称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等级和压迫成为无可改变的事实。
所以我会说,哲学是会要人命的。你想的太多太深,也许就会渗入你的生命,从而让你不习惯现实的土地。《茶馆》无疑就是不想想太多,她只是笑或哭泣,也许混合二者。她不想争论政治,规则,制度,只想老实的平稳的喝茶。然而人类一旦进入政治社会就不再有什么桃花源,人自己进步的事实也伴随着政治的恐怖。《茶馆》是企图回避的,然而最终让观者回避不了我们自己置身其中的历史和多少感觉到的震撼。
你震撼什么?我震撼的是我在《茶馆》中看到的许多熟悉的现实人物。他们甚至是超历史的。我们看到了老舍无意或有意提出的人的难解之问题。我震撼的是生命的苍老,历史演变的冷酷。我震撼的是哭和笑有时候难以分清。
最后再给老舍先生深深的默哀和鞠躬,并继续鄙视从《茶馆》映射出的这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