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Olivia Ong如今在中国推出的首张专辑《Olivia Ong同名专辑》,跟2005年她在日本发行的《A Girl Meets Bossanova》颇有些巧合。之所以将二者联系到一起,绝非无中生有,一是两张专辑在选歌上有不少相似之处,都以翻唱歌曲作为主体;二来都是她在异地开始新闯荡的投石问路之作,《A Girl Meets Bossanova》是她在日本的立足之作,而《Olivia Ong同名专辑》将她带向中国。再往细节研究,两张专辑诞生的背景亦有惊人相像的地方,在发行这两张专辑之前,Olivia Ong均参加了当地的歌唱比赛,得以一举成名,接下来出唱片之类的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所以说,有了之前打下的基础,即便换至中国,这个新加坡女生不会觉得陌生,处理起来得心应手。这张英文专辑照常收录了Olivia最擅长的英文老歌翻唱,以及部分Olivia个人的创作作品。虽然被冠以“波萨诺瓦”的头衔,并拿来将其与众多前辈及同行相提并论(如诺拉·琼斯和小野丽莎等),但就实际来说,Olivia的本质与“波萨诺瓦”还是有些许区别,她的爵士味和流行味道要更为浓重些,味道也更平易近人。
在新专辑中,Olivia翻唱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许多经典歌曲,包括披头士的《Here,There and Everywhere》、Suzanne Vega的《Luka》,以及Jackson5的《Never Can Say Goodbye》等等。就声线而言,Olivia在清纯中带着几分成熟,沙哑且不失甜蜜,质感十足,且辨识度较高。以Suzanne Vega的《Luka》为例,原作中的明亮倔强和背负的关怀意义,到了Olivia有了番别样的演绎,变得柔和与温暖起来。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Here,There and Everywhere》》中,原作的迂回流转,在此多以清淡见长。
通常来说,冒着被后人指责的危险去翻唱歌曲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倘若太过相似,更难免背着照葫芦画瓢的名义。况且,这样的举动,找些纯炫耀技巧者来便足以达成。难的是,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创作。有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对于歌曲的理解也同样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项选择了。在这些翻唱歌曲中,Olivia将自己的特点发挥无遗,避开了高音上的某些处理不当,在或缓慢或轻快的节奏中转换自如,那些慵懒和恰到好处的风轻云淡,听来入耳即化,绝不腻味。
而某些创作歌曲中,像作为开头曲的《You And Me》,很好地将那份怡然自得地贯穿于整张专辑当中,并逐步发扬光大。另一曲《Bittersweet》,有着跳跃舌尖的苦涩,随着歌曲渐起,节奏变化,尤其到高潮时,苦涩之后的洒脱涌上心头,酣畅淋漓。相比起翻唱歌曲,Olivia参与创作的这两首歌曲要更见功力。
有意思的是,在三月乍暖还寒之际,听Olivia如雪中送炭,温暖袭来;时间跳至这个炎热的夏季,她又变得清凉起来。说不清楚,这究竟是周遭环境在作怪,还是她更贴切我们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