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生》:愈思考愈困惑
2002年,黄家正11岁,学过十几年大提琴的张经纬说,我羡慕他,他是个天才。11岁的家正就已显露出过人天赋,在捷克与大型乐团合作演出、灌录唱片。然而比音乐才能更吸引张经纬的是家正闪耀出的另一种光芒——张经纬拍摄草丛中鸟儿,家正问他:“你什么都拍么?你是否觉得拍摄是你生命?”
张经纬回答:“是啊,正如你弹琴一样。”
随后他又反问:“弹琴是不是你生命呢?”
“一半。”
“一半而已啊,另一半呢?”
“做人啊。”
张经纬选择了三位香港的音乐神童跟随记录,而六年后他只选择了黄家正继续拍摄,由此有了这部《音乐人生》。
家正认为人人皆可为音乐家,只要他儿时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对他而言,这个人就是罗乃新老师。影片的前十几分钟一直围绕Miss Loo对他的教导展开,11岁时Miss Loo手把手指导家正的画面和正式演出时的场景交替出现,节奏的快慢、指法的轻重甚至是与乐团的目光交流,Miss Loo都耳提面命,仿佛正式演出时家正的身后,隐形的她依旧在悉心指导。家正受她影响之深,不只在技法上,也包括对音乐的看法与感受力,而唯一例外的,是他们不同的信仰,这似乎也是Miss Loo后来不喜欢家正的原因。Miss Loo相信,音乐是用来显示神的荣耀。
而家正,想做一个human being,一个有意义的human being,他想用音乐来指导他的人生。
因此他不屑于学校的“拔萃”精神,同学围在一起祈祷时他在一边看飞机,
在普通人眼中,天才与怪胎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十一岁的家正还坐在爸爸身上时,就开始考虑人生的终极意义,即便问题里带着些孩子气——
“最初为何会有人?”
“人的存在,为何?……难道‘嘭’的一声出来?”
“……但有很多人不开心……这世界不完美。”
“全部人死掉是好事。”
现实困住他,而音乐又试图将他放逐,过早思考这样的问题,对他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父亲听完这些让他惊讶的问题,爱抚着家正的头发,正说着以后一定要多和他聊聊,此时家正突然哭了出来。
这眼泪里不是孩子的委屈,而是对未知的恐惧。
而六年之后,家正似乎确认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他空前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要成为一个“human being”,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人生的思考。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家正有着多种形象,于影片而言这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展现生命又留下解读的无限空间,于家正而言这些判断或许正是他将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有人会觉得家正与同龄人相比,有着难得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有人会觉得不信仰神让他过分自信而显得狂傲;可我却分明看到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在思考中愈加困惑。
他说想要大家一起来追寻音乐,但却又不得不一次次站在赛场上,在镜头前他显得格外不合群。而在别人眼中,他像是放慢了脚步。因为音乐为有些人打开了“成功”的门,而却为他开启了触碰人生真实的思考。张经纬六年前记录的另外一个女孩获国际大奖,早已成名,而家正却亦步亦趋,仿佛停在原地。
他似乎认定自己确信的真理,却又对一切都不笃定——“能成为钢琴演奏家可能是我人生的满足。可钢琴演奏家一词太笼统,一两场音乐会演出还是每月十场?”“音乐是什么?音乐非常博大,没有对错或好坏……音乐是……这问题不对,这牵涉太广,甚至牵涉到人的存在,所以没答案……”。
他自认是有魅力的领导者,在别人眼中他却又难以相处。朋友声称放下一切尊严接受他的批评,妹妹因他指导时突发的情绪而无措。他批评父亲的出轨,并一度因父亲的质疑而消沉,但在哥哥眼中他和父亲是一样的个性。
六年前他向自己也向世界发问,六年后他的问题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张经纬说他不是为了拍一个人的成功,而是要表现一个人的思考与追寻。而家正的思考为他带来的,是一种达到极致的孤独,亲友、朋友、老师都与他渐行渐远,而他的思考也并未给他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往往羡慕遗世而独立,往往渴求着独立人格。抛开音乐天才的外衣,其实黄家正正是这样一个实例。他将音乐视为人生的大满足,不为竞技而演奏,不为金钱而演奏。但他却受困于自己的思考,找不到释放自己的出口,愈思考愈困惑,愈思考愈孤独。而我们心中类似家正的那一面,或许就是因为恐惧这样的困惑与孤独,被锁在角落之中。
纪录片只展现而不下结论,因此在影片结束时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乐声中,我们因少年相隔六年却相同的发问而唏嘘,也为他前路的未知而迷惘,因为,这是真实人生。张经纬说,在镜头前的他显得特立独行,不愿与同学庆祝比赛获胜,这未必是真实的家正。而影片上映后他又因不想活着别人眼里的形象中,一直没有观看。影片拍摄后的几年,家正先是到美国求学,随后又休学回到香港。只追求自己想做的音乐,不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这暂时还只是他口中的境界,好在他还年轻。
“为何手指会弹琴?”
“为何我会讲话?”
“为何我会思想?”
11岁少年哭泣时的提问,如诗一般美丽而忧伤。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