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裔》(The Descendants):夏威夷岛上的救赎
他叫马克,算得上是一个富翁,拥有自己的地皮,有一个漂亮的老婆和两个女儿,住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夏威夷岛上,在外人看来,他就就是许多人魂牵梦绕的美国梦本身,但是妻子却在一场意外中成为了植物人,面对病床上的挚爱,他最棘手的还是两个活生生的女儿,他要走进她们的生活,才发现其实女儿和母亲的关系也显得不牢靠,于是,他开始迷失,也开始寻找。夏威夷还是那个夏威夷,只是它不再是忘掉负心女,寻找艳遇的场所,也不可能每天都上演初恋的故事,更不可能有个假冒的妻子和自己随波逐流。在亚历山大·佩恩的镜头下,夏威夷只是一座岛屿,它不再是人间的天堂,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在付出,每个人都在挣扎,夏威夷再美丽,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必须经受住生活为自己设下的圈套,不再是海风清凉,也不再是海水蔚蓝,夏威夷也有它的烦恼。
当马克得知自己妻子在外面有了外遇之后,他迷茫在这座岛上,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挽回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的家庭,作为一个预备鳏夫,他只有重新建立起自己在这个家庭中的威信,因为他并不强势,即便在工作中,他也显得唯命是从,唯唯诺诺。
寻找是一种自我审视。关于重塑家庭情感,马克其实非常的脆弱,这是亚历山大·佩恩一贯的叙事手法,在光鲜亮丽的人物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颗十分憔悴的心,这也正是《后裔》好看的地方,它并不是盖棺定论的用说教式的口气去告诉我们生活的道理,而是借助主人翁的内心世界展现一个大的生活环境,《后裔》其实相对于那些十足艺术气派的电影来说,它并不严肃,冷静的幽默是它的特点,这些幽默在强化人物性格的同时,却也道出了生活的无奈,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缩影,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并在尊重和情感中宣泄,加上电影给予了观众一个极大的思考空间,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后裔》从来就没有要刻意的煽情。其实它太真实了,真实得电影的格局显得十分的狭小。背叛和真爱纠结在一起,不光展现了一次中年危机,还还原了人作为一种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在思考中曲折前行的复杂心态。它并不是推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善良理念,它包裹在浓浓的情感中,对我们的生活态度提出了疑问,并且反思了自己的曾经,每个人都没有错,每个人也都不对,只是我们出卖了自己对生活的动力,让生活变成一种习惯,即便我们不认为这是错误的,却在无知的放纵中被生活摆了一道,它把自己带进了一个死角,痛苦和挣扎是必然的,就看我们是否有勇气去战胜它。加入了希德这个“旁观者”,则像是镜面一样的反射出所有的苦涩,毕竟当我们深陷其中无法看清的时候,还有一个旁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为我们“指点迷津”。于是,《后裔》在平实而徐缓的故事节奏下,显得感人至深,这也是它最吸引观众的地方。
《入殓师》说“死亡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段行程的开始”。 《后裔》何尝又不是呢?马克的妻子最终还是离开了,其实出轨也好,背叛也罢,这都是不重要的,虽然死亡上的这一课代价实在是有点大,至少他收获了关于生活和人生的真谛,这种重获新生的乐观,让电影的轮廓逐渐清晰,正是这种在泪水之后的豁然开朗,使得《后裔》变得十分的珍贵。
刻意忽略乔治·克鲁尼的演技是一种罪过。这是他首次尝试失意中年男子,对于一贯风流倜傥的他来说,《后裔》是一次绝对性的突破,你从电影中完全找不到那个潇洒绅士的模样,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市井小人物的气息,比起《在云端》中的本色表演,乔治·克鲁尼此番的表演充满了惊喜,让人欣喜而动容。和他对戏的谢琳·伍德蕾则打破了自己曾经美少女的形象,将一个同样纠结的女高中生给演得十分出色,这种超越年龄的成熟感让她在电影中和乔治·克鲁尼的对手戏显得十分的自然不造作,充满了化学反应,为整个电影锦上添花。
《后裔》准确的拿捏了中产阶级在生活中的危机,在自我审视和反思道出了关于生活的一切,其实泪水是甜蜜的,因为在苦涩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让人觉得甜蜜而豁达的情愫。生活还在继续,就算夏威夷充满了救赎感,却依然迷人,这不是正好契合了《后裔》的精神层面吗? 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啊,值得看哦 只得推荐的一部电影啊,顶你 哈哈,我也刚看完,觉得不错 看帖回帖是美德!:lol
页:
[1]